”去景区化”,让人民成为利益主体

首页标题    专家视点    ”去景区化”,让人民成为利益主体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汪曼莉 编辑:曹雪文

最近,杭州市在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工作中提出了“去景区化”理念。让美好景色与美好生态进一步融入人民的生活场景、工作场景,这一提法让人点赞。

长期以来,景区往往和旅游联系在一起,定义为一个满足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旅游需求,具备相应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之所以独立,不外乎一方面是对该区域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又要为保护工作创造经济条件,因此设门立墙,“圈”了起来。也正是如此,管理者们将眼光更多地放在了如何提升景区内的环境和如何吸引更多游客上,渐渐忘记了景区自身的大众属性和人民性。张家口境内被誉为“中国66号公路”的“草原天路”曾一度要进行收费就是如此。尽管管理者们给出了看似恰当的理由——为保持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的原生态风貌,最大程度展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实现景区开发与百姓致富共赢的目标,然而这种思维,实质是对眼前利益的贪图,以及对人人享有路权的漠视。

不可否认,景区在带动各地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扛起了“大旗”,但是一味“圈景”图开发,只有短期的利益回报,不能长久,凤凰古城收取门票后游客锐减就是实证。而此次疫情后,多地实施景区免票政策,在吸引众多游客的同时,也带动着当地零售业和服务业回升。如西安大唐芙蓉园以门票免费促游客消费,人气回升,旅游复苏,消费回暖,文旅产业通过饮食、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的附加值,兑现经济成果,既实现了社会价值,也保证了经济效益。因此,对景区的功能定位,不能只停留在门票创收等短期收益上,还应多考虑其人民性、突出其公益性和大众属性上。

从景区化到“去景区化”,需要管理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去建设和管理景区。景区之所以令人心向往之,在于自身特有的生态资源禀赋,而这一资源,是属于人民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能只图眼前旅游开发,不顾民生福祉。经济发展是为了民生,创造老百姓身边的美好生态也是民生。

从景区化到“去景区化”,需要管理者有一种更为开放的理念和心态,多建设创造老百姓身边的自然之美。我们现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构建生产和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之美,真正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只有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得到了积极回应,才会让人们更加积极地投入生产、更加热烈地投入生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从景区化到“去景区化”,需要管理者更多的治理智慧。近年来,很多城市公园对市民游客免费开放,老百姓身边的“绿意”越来越多,这些做法不仅获得了市民和游客的称赞,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也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氛围。但人流涌入频繁,也给治理和管理工作带来压力。这就需要管理者在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前提下做好各项管理和维护,用更加智慧的管理方式,保证社会效益的持久性。

环境就是民生,生态环境在民生改善中占据重要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去景区化”还需更多细致化举措,真正做到、做好还景于民,民与景共生共荣。

2020年11月11日 09:0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