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展示 | 2023广东省旅游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首页标题    通知公告公示    案例展示 | 2023广东省旅游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为持续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关于开展“2023全国旅游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广泛征集和遴选,经各地申报和评审,共评选出7个省级典型案例,其中广州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案例《从“叠加”走向“质变” 释放文旅融合新势能——多元构建广州文旅咨询服务提升新机制》入选2023年全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佳”案例名单,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案例《广东省实施促文旅消费“七个一”举措推动文旅产业加快复苏》入选2023年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名单。其余5个省级典型案例名单如下:

 
 
 
 

2023广东省旅游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旅游公共交通服务类

1.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湛江市强力推进全域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建设(湛江市)

案例介绍

为加快构建安全快捷、功能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地满足游客对旅游交通导航指引的需求,湛江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精神,从2016年起启动了全域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编制了《湛江旅游公共标识系统规划》和《湛江最美旅游风景道标识系统设计方案》。湛江市全域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分三期建设,从2017年至2020年4年共投入资金近7百万元,在沈海、兰海、汕湛等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建设旅游交通标志牌共216块,其中新建公路交通标志牌143块、修改版面31块、乡村旅游导视牌42块。通过“十三五”旅游公共标识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均可到达全市A级旅游景区(点)和主要乡村旅游点交通标志牌全覆盖,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自驾游、房车度假旅行、滨海休闲游等新常态旅游方式的导航指引需求。

“十四五”期间湛江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加强旅游标识系统的维护管理,为湛江市全域旅游提供高质量的旅游公共服务。

(旅游交通标志)

 

2.茂名全力构建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体系

——织密旅游集散服务网络 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茂名市)

 

案例介绍

近年来,茂名大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力布局建设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加快旅游便利化进程,使其成为茂名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优化布局,织密旅游集散中心服务网络。根据城镇周边旅游吸引力、交通便捷程度及枢纽性,结合茂名市“中心城、功能区县、特色镇”三位一体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等原则,同时充分利用各级客运站自身场地、车辆与旅游等资源,逐步形成由中心到中心、中心与景区串联,由点成面的旅游集散网络。如今,茂名旅游集散中心已经成功构建起了市、县二级旅游集散中心服务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新格局。其中,建设一级旅游集散中心2个,位于茂名站南站房、茂名汽车总站;二级旅游集散中心4个,分别位于电白汽车客运站、高州汽车客运站、化州汽车客运站和信宜汽车客运站。正在全力规划建设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含旅游驿站)20个,位于各乡镇车站,部分为新建或者合建共营,建成后将形成市、县(区)、镇由高到低分为一到三级的旅游集散中心群。

一级旅游集散中心(茂名站)

一级旅游集散中心(汽车总站)

二级旅游集散中心(电白区旅游集散中心)

二级旅游集散中心(高州市旅游集散中心)

二级旅游集散中心(高州市旅游集散中心)

二级旅游集散中心(信宜市旅游集散中心)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类

文旅融合拓展文旅服务新体验助推乡村振兴

——以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两中心融合”试点为例(东莞市)

 

案例概况

2022年2月15日,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发展试点(简称“两中心融合”试点)正式对外开放。该中心位于茶山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社明清古村落西门外,总建筑面积3000㎡,共5层,前期投资约1400万元,是广东省首批“两中心融合”试点之一。

 

 

主要做法有:一是创新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南社村“两中心融合”试点以“旅游+N”的发展模式,从设施、功能、活动、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进行高质量融合提升。二是完善公共配套,文旅融合惠民便民。三是整合文旅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四是打造文旅品牌,以文彰旅融入城乡文化服务。五是高点定位,融入乡村文化振兴新格局。

依托茶山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南社村“两中心融合”试点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与旅游景区联动,有效激活文旅业态,服务半径涵盖周边镇街(园区),直接、间接服务群众及游客约50万人,年接待游客约35万人次,旅游营收达800万元。南社村更是先后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等14项国字号荣誉及“广东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16项省级荣誉。

(南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外部照)

(南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内部照片)

(南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活动照片)

 

 

旅游安全服务类

高水平监管护航高质量服务

——全面加强旅游安全保障能力(江门市)

 

案例概况

为提升旅游安全服务质量,保障来江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全面推进“平安江门”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加强旅游安全服务工作,有效预防了旅游安全事故,为社会安全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良好的服务保障作用。

主要做法:

一是旅游安全责任落实持续强化。坚持以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把安全生产监管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二是旅游安全基础设施逐渐改善。确实提高游客幸福感,并加强旅游安全体系建设。

三是旅游业餐饮安全监管得到落实。为保障游客的旅游饮食安全,采取了管、教措施,切实加强了旅游业餐饮安全监管。

四是“两重”监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按照“突出重大隐患整改、注重重大危险源监管、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的工作思路,开展重大隐患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管。

安全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

五是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加快建设。始终把旅游安全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抓平常、抓经常,严防事故,确保旅游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防溺水安全提示网站截图)

(2023年江门举办广东省旅游安全能力提升暨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相关宣传网站截图)

六是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到位。处置措施和防范措施到位。

 

旅游惠民便民服务类

五“心”服务 共享嘉华

——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旅游公共服务(佛山市)

 

案例概况

近年来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省文旅厅、市文广旅体局带领下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自2019年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700万人次,以“欢心、慧心、匠心、安心、暖心”五大贴心旅游公共服务,引领旅游新风尚,聚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累计荣获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广东省旅游度假区、中国最具人气文旅目的地、粤港澳大湾区夜生活新地标等50多项官方及文商旅行业嘉奖。

主要做法:

一是国际化旅游公共服务,激活城市“欢心”。形成独特的“商业+娱乐+文化+旅游+生态”全新商业模式,以“国际范”激活城市“欢心”。

二是高科技赋能公共服务,打造园区“慧心”。联合开发智慧游乐设备和智慧管理服务系统,在佛山地区率先实现景区5G全覆盖,不断强化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游乐设备三大板块建设。

(智慧大数据经营看板项目)

(智慧客流系统)

 

三是设施设备全面升级,打磨景区“匠心”。促进景区公共服务、母婴设施设备、旅游“厕所革命”全覆盖。

四是公共服务以人为本,确保游客“安心”。园区推出流动咨询岗位和导游队伍,免费向游客提供租借服务轮椅、婴儿车、拐杖等设备,并不断提升景区应急医疗救护能力,加强医务点、医务室的规范管理与救援队伍建设。

五是创建城市文化客厅,公益活动“暖心”。开业至今,项目团队联动政府、社会公益机构、企业举办100多场公益性展览、近400场公益科普教育及文化活动,切实践行社会公益责任。聚力打造顺德美食博物馆、国际美食文化交流中心、盒子美术馆、龙舟汇博物馆、青云文社历史研究所等5个公益馆群文化阵地。公益馆群文化阵地截至2022年底免费接待120多万人次。

 

 

 


 

 

 

2024年2月20日 16:49
浏览量:0
收藏